贝尔格莱德是一座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贝尔格莱德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
飞临这座古老城市的上空时,李毅的双眼透过飞机的窗口,向下面张望。
古城饱受战火的洗礼,满目疮痍,几处城市的街道冒着滚滚浓烟,显然刚刚经受过炮弹的轰炸。
李毅当然没有看到他想搜寻的郭小玲。
萨瓦河注入多瑙河的河口,清澈如画,尽收眼底。
萨瓦河碧波清澈,多瑙河微呈浅黄色,两条河水的颜色分得清清楚楚,宛如艺术大师用不同颜色勾画而成的一幅自然风景画面。
钱多坐在李毅身侧,说道:“毅少,这座城市很漂亮啊,可惜正在打仗,不然还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圣地。”
李毅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双眼继续在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搜寻,想在下面发现奇迹。
然而,直到飞机降落,李毅也一无所获。
当地相关军政领导接待了来自远东的客人。
李毅并没有参与接待宴会,也没有到驻南大使馆去。
军事方面的安排,自有军方领导去做,这些在国内时就已经研究决定了,来到这里后,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部署就可以了。
这天是五月六日,在华夏历法上,正好属于立夏这个节气。
李毅带着钱多,还有另外两个奉命保护他安全的“军事技术支援人员”,四个人坐了一辆车子。往贝尔格莱德城市里开去。
开车的是一个南联盟士兵,全副武装,神情冷峻。
一座座建筑物衬托在万绿丛中。城市中心的广场上,耸立着雄伟的国家大剧院和国立博物馆。广场南面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尖塔式建筑,一座是东正教教堂,另一座是清真寺,反映出贝尔格莱德的宗教色彩。
城市南郊的阿瓦拉山,郁郁葱葱,风光秀丽,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无名英雄墓。墓上耸立着八座身着民族服装的高大的灰色石雕人像,相对而立,威严肃穆,象征着南斯拉夫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李毅坐在副驾驶位置,用英语跟司机沟通。
司机得知李毅他们想寻找一位华人记者时,答应全力帮忙。
李毅等人先找到了当地的新闻部门,由他们出面联络在南的各国记者,打听郭小玲的下落。然后再到街道上自行寻找。
以米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肆无忌惮地进行了长达70多天的狂轰滥炸,其轰炸目标也步步升级。不仅由军事目标发展到非军事目标。
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米、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投入飞机1200架,出动32000多架次,炸毁铁路12条、桥梁50多座、民用机场5个以及大量基础设施,致使8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昔日美丽的南斯拉夫变得满目疮痍。
平均下来,北约每天都出动近500架次的飞机进行轰炸!
李毅虽然活了两世,战争片看了无数,听爷爷讲战争也讲了无数,但还是头一次站在一个真实的现代战场上。感受轰炸机在头上盘旋,听炸弹在真实的街道和民居炸开花,看到一个个大活人活生生的被弹炸弹得粉身碎骨,血流满地。
李毅等人到达之前,这座美丽的城市刚刚遭受过一轮飞机的轰炸。走在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流离失所的人们。哭泣的妇人,干嚎的小孩,还有受伤的人拖着伤残的胳膊和大腿,在血水里挣扎。
钱多曾经出过任务,见识过真正的战争,对这种场面并不感觉十分惊怵,但他看到,一向冷静坚毅的毅少,此刻已经泪流满面。
战争,战争,这是人类的痛苦,也是人类的悲伤。
“这些受伤的人怎么办?”李毅问道。
司机答道:“会有医务人员前去救援。”
李毅道:“怎么这么久都不见有人前来救治?”
司机冷静的说道:“医院都满了,医药也有限,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紧缺,照顾不过来。国际红十字会、贵国都派遣了大量医护人员前来。”
李毅问道:“那这些受伤的人怎么办呢?”
司机沉默半晌,然后说了一声:“等。”
李毅轻轻一叹,刚刚擦干的眼睛里再次溢满了泪水。
这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