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钩?什么咬钩?”
听廖少卿这么一说,坐在身边的一名中国雷达操作员不由得疑惑的皱了皱眉头,而一旁的廖少卿则一边盯着荧光闪闪的雷达屏幕,一边用手双在操作键盘上噼里啪啦的输入相关数据,嘴里却语速极快的回答着身边战友的疑问:
“什么咬钩?当然是伊拉克的装甲集群!”
“装甲集群?”
那位雷达操作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把自己的目光移到面前的雷达屏幕上,上面的确在西北一角有略显密集的红点闪烁,但那只说明敌方的炮群在进行某种火力掩护。
再说这款炮兵雷达虽然性能先进,必要时还可以检测低空目标,甚至还能起到一定的信号定位和干扰的功能,但毕竟只是一款普通的炮兵雷达,而不是万能雷达,怎么可能就断定那片区域有伊拉克的装甲集群,于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
“应该不可能吧!那片区域只不过只是遭受到了炮击,毕竟那里设置了一条伊朗防线,再说没看雷达上,四处的炮击有异常频繁,你怎么就断定那里有伊拉克的装甲集群?”
雷达操作员说得没错,为了迟滞伊拉克对霍拉姆沙赫尔城的进攻,在伊拉克合围之时,周浩和廖少卿就安排留守的伊朗士兵,依托两年多以来,伊朗和伊拉克在该城周边构筑的工事(自两伊开战以来,霍拉姆沙赫尔城就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来来回回的拉锯战打了将近两年,有兴趣的同学可找度娘询问)事实,有针对性的纵深梯次防御,钱爱民抵达霍拉姆沙赫尔城后,有对其进行了完善。
也正因为如此,当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汉莫拉比”装甲师完成包围后,就开始利用炮兵对工事要点进行摧毁,数个炮群,两百多门各型火炮,从四面八方向霍拉姆沙赫尔城外围防线进行轰击,呈现在炮兵雷达上就是满屏的小红点,就连伊拉克进攻的重点都分不清,就更别提分辨出装甲部队了。
按照常理是如此,可坐在炮兵雷达操作舱,负责指挥仅有的十二门82式155mm加榴炮的廖少卿,却是一个极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利用所谓的“炮兵散击战术”,将十二门火炮分散布置在霍拉姆沙赫尔城各个方位,从而躲避了伊拉克围城伊始的凶猛火力急袭。
而在受命支援伊朗混装特装营时也是一样,按照常理,他应该时刻跟周浩保持联系,需要火力支援时就应该全力以赴,可是一贯喜欢主动寻求战机的廖少卿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太过于被动,况且他还隐隐的觉得,伊拉克装甲集群的进攻存在颇多蹊跷,因此,他顶住种种压力,一直按兵不动,没想到真让他逮住了一条大鱼.......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里部署了以四辆新式坦克为核心的一支装甲战斗群!”廖少卿回答得很干脆,可是身边的雷达操作员却不以为意,微微的摇了摇头:
“那又怎么样,本来那片区域就是我们的重点防守地区,所以,钱组长才把参与袭扰敌军的坦克集中部署在这里.......”
“所以,才有可能在这里阻挡住,意图包抄混装装甲营主力的伊拉克装甲集群!”没等雷达操作员把话说完,廖少卿便斩钉截铁的说出了骇人听闻的结论,这让雷达操作员脸上顿时震惊无比,
只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廖少卿的手已经在操作键盘上再次噼里啪啦的敲打起来,很快几条指令输入进去,屏幕上即刻显现出来几十条分析数据,廖少卿用手指了几个条目继续说道: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伊拉克负责支援围城步兵的装甲部队通讯区域的大致情况,从这几条可以看出,刚开始他们是分散配置在几个方向上,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
说着,廖少卿用手滑动了下下拉旋钮,随后指着一条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数据条目,接着说道:
“这几支伊拉克装甲部队,逐步汇聚成一个整体,虽然不清楚其编制是什么,但从频繁的通讯峰值来判断,这支装机部队的规模绝对不小,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从霍拉姆沙赫尔城西北角的戈壁地带迅速通过,从背后对混装装甲营给与致命一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