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刚过了正月十五,她跟一个常年铲地皮的家伙搭伙去了农村。
这时候,已经不是她敲着锣下乡收货的九十年代初,她有年轻人的好玩心态,正好以前喜欢音乐,自己有吉它,便拿来烘托气氛,也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村子里民风淳朴,在大街上闲坐的老年人听到吉它,以为来了什么好玩的事儿,赶过来瞧热闹;闲散在家的农村妇女也扒头瞧眼的围上来,打听闲事。
听说是收古董的,马上热情来了,东家西家的告诉你谁家有古董,还自告奋勇领着去,劝人家卖。
十几年前的民俗作古了,现实情况是农村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早被各地的古玩贩子来回淘过多少遍,浮土都被踩成硬路,老物件已经减少,而且农民们变得狡猾和多疑。
街上的老头老太太也变坏了,说好话的少了,踹锅使坏的却多了。总之一句话,收货的难度变大了。
同伴虽然有几年铲货经验,眼力却有限,只对瓷器和铜器认的好一些。他跟柳怜合作,是有算盘的。
大家也都知道,柳怜在闫城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她父亲可是个有钱的收藏家,大概这位同伴以为她也有钱吧。
想在乡里收了破破烂烂马上卖给她,既不压本钱,也能赚钱快。
万一碰上好点的买不了的,可以让柳怜搭伙。
柳怜呢,也就乐享其成。
因为她知道,市场上假货遍地,一线的农村却很少,不管怎么考虑,能买到真东西,价格又相对便宜,也就认同了同伴的想法。
柳怜当时身处弱势,只得往大处想,不怕破费点小钱,让同伴赚点眼前的便宜,主动承担起杂费,管同伴吃,管同伴住。
或许是因为心诚的关系吧,她们的好运似乎来得特别早。
那天她们走过一段乡间土路,走过一个大坑,发现许多隋唐时期的青瓷碎片,为了学习研究,柳怜将那东西捡了起来。。
稍作停顿,抬头探路的当儿,看到远处正在挖水库,推土机隆隆的叫着,她们立刻唤起一丝希望,赶过去想打问一下是否有出土物,结果得到一个令人惊喜的信息——
当地老百姓挖土挖出了疑似战国时期的古墓,出土了好多青铜剑和白玉禅等等殉葬品,被村民们哄抢了。
对国家来说,这兴许不是什么好事儿,可是对当时的她们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说真的,当时她们太兴奋了,大有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之快乐心情。
古玩行玩的就是信息,信息意味着机会!
有了信息就得马上行动,争取赶在别人之前买下那些大放光彩的东西。
信息就是命令,不用费口舌,她们不顾一身风尘,玩命地寻找那个村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她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个村庄,找到了那个古墓。
那是伟大的发现,真的,她第一次看到:古墓不在地下,而是完全在地上,古墓群组成一座方圆二里地的土山,像一个超大的馒头,有几十米高,平缓的顶上种满了松树。
若不是挖土,谁都以为那是座山,根本想不到是古墓。
古墓全部用石头砌成,如同现代居住的两室一厅,非常高档,也很讲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