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画绘布袋和尚半身像,构图简明而有力,用笔简练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为突出,寥寥数笔,神态活现,犹如画山石一样雄浑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随意,笔意十足,重墨渲染。
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构图仿佛是一座雄健的远山,稳健而广阔,而绘布袋和尚的圆颅硕躯时,转而用工细流畅的笔法,以工笔绘眉眼唇齿,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于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有一股玩世的态度,却又显示出其宽厚、仁慈、悲天悯人的另一面,这也正是梁楷处世态度的一种写照。
恋恋不舍地将那《泼墨仙人图》放到一旁之后,凌霄又看向了箱子里其余的东西。
同样是绘画,而且同样是梁楷的作品。
这一幅是《六祖斫竹图》纸本墨笔73×31.8cm,根据张天元所知,它原本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却不知道如何就到了席勒的手里。
但席勒神通广大,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摇了摇头,张天元将注意力放到了图上面。
图绘禅宗六祖蹲踞执刀斫竹时的情景。
六祖为唐高僧慧能,是佛教禅宗的南宗开创者,提倡顿悟法门。
画家绘人物衣纹用爽劲的折芦描,用笔寥寥而形神毕现,且仅略勾眉目、鼻耳,人物虽为侧影,而专注、自如的神情跃然纸上。
人物身后的树幹直接用间有飞白的淡墨皴出,不事勾染,竹子亦不双钩。全图用笔率略草草,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对后世的人物画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画幅左侧署“梁楷”二字款。
接下来一幅则是《太白行吟图》,同样原本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
《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
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
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物画自梁楷一变后,从传神进入写意的层次,得意而忘形,画家的精神创造获得更大的空间。
放下《李白行吟图》,凌霄拿起了梁楷的又一幅作品,《释迦出山图轴》绢本设色,原来是日本日野原宣藏。
释迦着单衣跣足站于枯树旁,手举胸前,双眸微微下视,面容清瘦,须发密长。
尽管已值冬季,衣带在寒风中飘举,但释迦似乎并未感受到寒冷,丝毫没有瑟瑟呵冻之态,而是神情专注,愈显入山苦修悟道后,意志弥坚。
画家以劲利的线条画排叠的衣纹,用笔谨严,于人物神情刻画尤见功力;苍幹枯枝,用笔劲硬,很好地烘托了环境。
背景的坡石略加勾皴,树石的画法还可看出受到李唐的影响,此图与其传世减笔人物画相比,属较为工致的画作。
画幅左侧的石壁上署有“御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