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印可不是你们故宫博物院的啊,这件东西是我从一个老辫子手里购买的,那人移民很早了,清末的时候他们家族就举家搬迁了过来。”
“我信你,当时这东西买来花了多少钱?”
张天元问道。
“这个,当时倒是花费不多,毕竟那个人急需要一笔钱,就便宜卖给我了。”
穆图斯终究没有说出具体的数额,估计肯定不会多,他是怕张天元借此压价,因此才不愿意说出来。
张天元也没强迫他,而是看向自己的徒弟刘金宝道:“根据清朝制度,封妃固应受宝印,但宫中制作宝印的制度曾有过变革。
要辨明‘珍妃之印’的真相,先得从‘懿贵妃’铸印一事说起。
慈禧姓叶赫那拉,咸丰二年入宫时,封号为‘兰贵人’,后来升为懿嫔,复晋为懿妃。
咸丰七年,又晋封为懿贵妃。
按宫中制度,本当受以金宝、金册。
可是,在铸印时,正值宫中制度改革,尽管是堂堂的一位‘贵妃’,也不能铸金印,只好铸一方镀金的银印。
咸丰帝下了谕旨:‘凡皇贵妃、贵妃、妃之册封时,其宝、册,均改用银镀金。’
之后,时过三年,正值咸丰帝宠妃叶赫那拉氏由懿妃晋封为懿贵妃,只得遵旨行事,铸造了镀金银印。
再过三十余年,他他拉氏晋封为珍妃,光绪皇帝怎敢僭越规制,为珍妃打造金印呢?
故而他他拉氏珍妃只能铸造一颗镀金银印。
穆图斯老爷的这件‘珍妃之印’确系金印。
既然是金印,应该铸造于妃子金印改制之前,不可能是光绪宠妃他他拉氏之印。
那么它属于何人的呢?
原来在清宫的后妃中还另外有一位‘珍妃’。
清朝皇帝册封的后妃,多在满洲、蒙古、汉军旗的女子中挑选秀女,入宫后的名号,由皇帝赐给,先是由大臣们草拟一些美妙的字,呈给皇上看。
由皇上圈阅,挑选中意的‘字’,作为某妃嫔的封号,其中也有些是按姓氏称呼的,所以清朝同代或不同代的后妃中出现过名称相同的现象。
如:雍正皇帝时出现过两个张格格;
乾隆皇帝有顺贵人,道光帝也有顺贵人;
乾隆帝有容嫔(容妃),咸丰帝也有容嫔;
顺治帝有贞妃,咸丰帝也有贞妃(即慈安);
光绪帝有珍妃,而道光帝也有珍妃。
由此想来,‘珍妃之印’与道光帝珍妃或许有些联系。”
“听师父这意思,故宫博物院的那件应该是光绪帝的珍妃所有了?而穆图斯老爷手里头这件,则是道光帝的珍妃所有?”
刘金宝又问道。
“这个事儿啊,还是很难说。”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道光帝的珍妃,镶蓝旗,满洲,赫舍哩氏。
广省按察司按察使容海之女,母伊尔根觉罗氏。
进宫时19岁,初封珍贵人,赏为珍嫔。
后来封为珍妃,并且确实打造了金册、金印。
按理说咱们这件‘珍妃之印’既为金印,则此印应为道光帝赫舍哩氏珍妃之印。
但令人困惑的是,这个‘珍妃之印’与档案中所载道光珍妃之印的重量并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