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蒯良在死之前用自己的血写下了一份奏书。
这一份奏书很快就传到了孙权的案前。
“蒯良啊蒯良,你可真狠!”
御书房之中,孙权看着案前这一份用鲜血写下来的帛书,嘴角有一抹苦笑。
蒯良承担此次所有罪责,自认罪不可赦,要求朝廷收回爵位,收回自己的封地。
他这是要把蒯越和整个楚系都摘出去的意思。
如果只是一份奏书,自然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但是如果加上蒯良的一条命,就算是孙权,也无法在继续把这一份罪责压在了楚系官吏的身上。
蒯良以这一种方式,保住了楚系在朝廷的立足。
算计的很精准。
付出的代价也很沉重。
“陛下,此事在朝廷上引起了很大的议论,让很多官吏都有些人心煌煌起来了!”诸葛瑾轻声的道。
“传旨!”
孙权合起帛书,开口说道:“加封蒯良为靖国公,以国公之礼葬之,其爵位封地可由蒯氏英才而继任,另外加封楚侯刘琮为南楚公,举荐其为御书房六品参谋!”
这是一个态度。
他在告诉蒯越,这一次站错队的事情蒯良已经承担下来了,他安全了,整个楚系也安全了。
“遵旨!”
一个翰林院入驻御书房的文吏参谋起草圣旨,然后让诸葛瑾过目,再让孙权亲自盖上国玺,圣旨生效了。
……
“蒯子柔,不得不说,你够狠!”张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浑身一颤,整个人都有些感觉有些寒意丛生。
蒯良这一手太狠了。
这是胆大包天的压迫,用他的生命去压迫,而压迫的还是当今最强势的皇帝孙权。
不过孙权还是让步了。
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看来这个位置是不能在恋栈不退了!”
张昭考虑了很久,走今的书房,提笔点墨,开始写了一份奏书。
……
“张昭要辞退内阁首辅一职务,举荐朱治为首辅?”
御书房之中,孙权正在批阅几分来自个地方汇报上来的奏书,诸葛瑾却亲自送上一份奏书,这一份奏书是内阁首辅张昭的亲笔奏书。
孙权看了看,一时之间有些摸不准张昭的想法了。
“子瑜,你说张子布这是何意?”
“陛下,这已经很明显了,荀彧入住内阁之后,联合钟繇,已经开始站稳脚步了,张首辅也自知他既然失去了你对他的信任,这个位置肯定不保,在陛下把他架空之前,他退而求次,也可以说以退为进,放弃首辅位置,举荐朱治!”
诸葛瑾思绪转动,很快就理清楚了着其中的缘由:“张昭已经保不住他位置,他也不甘心把内阁拱手让给荀彧,毕竟在他看来,荀彧始终的是曹魏旧臣,不可信,所有他退而求次,愿意自动放弃首辅位置,不用陛下如此费心架空他,甚至他在退位让贤之后,会用尽全力为陛下稳住内阁,前提是,内阁首辅的位置,不能是荀彧接任!”
“朱治?”
孙权眸光划过一抹碧绿色的精芒:“这可和他不是一条心的!”
朱治和张昭之间的交锋已经很多次了。
他们之间把内阁当成战场,无数次的交战之下,可谓是势如水火。
“在如今的局势,他们就是一条心!”
诸葛瑾轻声的说道:“陛下,你可不要忘记了,无论张昭,还是朱治,都是追随先帝奠基江东,为大吴朝廷打下最坚定基础的江东老臣,在朝廷之中,他们都算是江东系!”
“这回他们倒是一直向外了!”
孙权冷笑。
江东系才是朝廷的根本,毕竟大吴朝廷基本上都是从江东走出来的,只是这些年江东系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才让曹魏系开始渐渐分得影响力。
“陛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内阁和平的渡过张昭时代!”诸葛瑾低声的道。
如今的内阁很乱。
因为孙策的叛乱,太多内阁大臣掺合进去了,甚至各部尚书都已经深陷其中,这个影响一天没有完全消除,人心就不可能平稳下来。
内阁是朝廷的中枢,中枢不稳,政令不明,导致地方各州的管理也变得有些混乱。
他们必须尽快完成对内阁的清洗和建立内阁全新的权力体系。
“哼!”
孙权冷哼一声,神色漠然:“张子布想要和朕交易,也要朕愿不愿意!”
荀彧掌控内阁,是他的计划。
一旦荀彧不能掌控内阁,接下来很多事情就会出乱子,这对他接下来几年对大吴皇朝的规划都会有影响。
“陛下,荀文若的能力很强,而且掌控力很足,只要他能掌控内阁,就算是朱治次辅上位,恐怕压不住他,可张昭不放手,荀文若就无法掌控内阁!”
诸葛瑾提醒的说道。
“朕知道!”
孙权点点头。
内阁一直都是张昭掌控,在已经陷入了一个张昭时代,如果张昭不放手,最少几年之内,荀彧都无法完全掌控内阁。
“此事暂时拖一拖!”
孙权沉默了半响之后,对这诸葛瑾道:“子瑜,你去筹备朝廷议会,张昭既然已经出手了,这事情我们不能拖了,也是时候摊牌了!”
朝廷议会才是大吴皇朝的决策之地。
如今能左右大吴朝任何决策的十三席朝廷大臣已经出现了空缺。
这必须要补上。
只有稳住了朝廷议会,他才能出手整顿内阁和军机处。
“诺!”
诸葛瑾眸光之中闪烁一抹精芒,点点头,走了下去。
“陛下,这是一份军机处刚刚才送上来了战后统计,这只是初步了,毕竟这一场战役牵涉了大吴朝所有的军团,还有在战场上失踪的没有找到,有些统计也还需要核实,不过已经是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大概数字了!”
庞统走上来,递上一份奏报。
战后统计,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也是不得不去面对的
“一百二十一万一千……”
孙权摊开这一份军机奏报,看着上面的数字,拳头在不经意之间攥紧,神色约莫越冷:“这一战,我们足足付出了一百二十一万儿郎的性命,这是朕之错也!”
战争,总要付出代价。
但是这个代价之巨大,让孙权的心都冰凉凉的,他第一次有些感觉自己好像太过于一意孤行了,如果不是他执意征战罗马,大吴儿郎不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