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事情就是那么凑巧,杨初夏也没想到这姑娘的嫂子竟然就是那个,当初在阳东西两村的神助攻大嫂子。
看着姑嫂两个抱在一起,杨初夏不禁感叹了,小姑子和大嫂子能相处的这样好,还真不容易。
眼瞅着这姑娘倒不像是人小姑子,而是女儿一般嘛。
“夫人,这次可真是谢谢您了,要不然我这小姑子可就糟了。”
“您也不用客气,这件事换成别人也得帮一把,更何况这事本来就是县令大人应该管的事情,谈什么谢不谢呢,守护一方百姓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说道这里她又问了这位大嫂子两句,“这件事你们村里人知道么?还有,为什么县衙里没有接到你们的报官?”
这正是她奇怪的地方,听这位大嫂的话小姑子已经丢了两三天了,却还没来报官。
要不是见这姑嫂之间不禁意流露出来的情分不做假,她都要怀疑这大嫂子有没有和人勾结来害自家的小姑子了。
这位大嫂闻言却苦涩的摇头,“不知道,村里人还不知道这件事,小姑子丢了,我急忙回家告诉了家里人,拖了家里亲戚们都去找,没敢让村里人知道,我们就是怕若找到小姑子,回去之后村里人都知道小姑子被人拐了,这以后名声不好听,夫人您是知道的,这姑娘家一旦名声没了,以后自己说亲难,还连带着我们一家子男男女女都不好说亲。”
“所以出了事之后我们就没敢报官,但是我们家的亲戚都有去找。”
啧,一句话还是名声的问题,古代人就是重名声,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想扭转怕是不能的。
“没人知道就算了,回去也别和人提起这事,就说你家小姑子在外面走亲戚回去的。”
顿了顿杨初夏又问,“你们家有和什么人结怨么?”
“结怨?”这位大嫂想了半天还真没想到,“没有,我这人虽然嘴厉害点,可都是在村里,就算吵几句打了几下,也到不了偷人的地步啊。”
对此杨初夏无法苟同,有些人表面看上去坦坦荡荡,和你有了矛盾后,一笑置之。可等到背地里,却是逮着机会就能把你置于死地。这种人她可是见得多了。
最后所调查出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人相交,说话做事都要留几分心,因为常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本来一句没什么意思的话,到别人的耳朵里就是讽刺和嘲笑,听话的人要是个小心眼的,仇怨就这么结下了。
事情是在这位姑娘回到寿桃村三天后查清楚的。
两个逃跑的男人也很快被抓捕归案。
还有那个声音听着耳熟的婆子。
能不耳熟么,都是一个村里的人家,只是平时接触的少,才一时想不起。
事情的起因还真是简单的不行,就因为当大嫂的说了一句,“闺女多好,闺女贴心”。
本来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完全听不出来有何歧义,可问题出在这话是谁在听。
这听话的人呢,是寿桃村里有名的无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