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 老将耿炳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景隆、黄子澄、齐泰、徐辉祖、徐增寿以及几位附马都在,并且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此战必胜的信心。

    只有和术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寝殿门外。

    和术是朱允炆的近侍,朝中许多大臣因为这一点而主动向他示好。但他并未因此与任何一个大臣走得更近,当然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对朝臣,他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不温不火的关系。

    这也是朱允炆重用他的原因。

    但对于前军左都督徐增寿,和术表现的似乎有些冷淡。而徐增寿却不察和术对自己的态度,进殿、出殿时都要与他热情地打招呼。

    黄子澄等人看在眼里,只能微微摇头,暗叹故魏国公徐达再如何威武,却也不能保证儿子个个有傲骨。

    但黄子澄等人并未注意,在徐增寿出殿时一脸笑容地向和术辞别的时候,和术下垂的眼睑迅速而细微地收缩了一下,与徐增寿交换了一个眼神。

    黄子澄等人出宫后各自回宅,徐增寿当然也回宅,并且进了密室。

    不多时,徐景昌进来。

    徐增寿脸上再无黄子澄等人看见的那种几乎可以叫做谄媚的笑意,而是面沉如水,说道:“确实是十三万人马,黄子澄、李景隆等人并未与那位另有安排。”

    徐景昌点点头,道:“最近渠道出了些问题,消息可能要迟些才能送去,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北方的判断。”

    徐增寿虚眼道:“我相信他。”

    …………

    过得两日,即建文元年八月初二。

    大明天子朱允炆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平虏大将军,附马都督李坚、都督甯忠为左右副将军,领兵八十万,向真定进发,平定庶人棣之乱。

    世人都知道耿炳文以守见长,曾经守长兴十二年。其间,张士诚之弟张士信十多次攻打长兴,结果耿炳文每战皆胜,竟然未让张士信前进一步。

    至于攻,他也有说得起话的战例。

    洪武十四年,参与大败前元太尉乃儿不花之战;洪武十四年,参与捕鱼儿海大败前元主脱木思贴木儿之战。

    不过,那分别是徐达、蓝玉的手笔。

    所以,耿炳文还是以守为功,其长兴侯的爵位便是守来的。

    与耿炳文大军同步,潘忠、杨松、徐凯领兵二十万,并道北行。

    几路人马共计百万大军,声势浩荡地向北推进。

    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暗探,或专业人士分析,京师所谓百万之师乃慑敌之策,实则仅三十万人马。

    但耿炳文自己很清楚,三十万没有错,只是数字写反了。

    耿炳文同样清楚,自己此番领兵北上,与其说是平乱,不如说是防乱。否则,皇上为何要向自己说什么不要让他背负杀了叔父的名声?

    不能杀敌将的仗怎么打?

    只有守。

    说到守,耿炳文真的很有经验。自大军开拔初,他便已然下令杨松领兵九千开赴雄县、潘忠领兵一万开赴鄚州、徐凯领兵一万开赴河间。而他自己,则领兵十万开赴真定,

    只要各路人马按时抵达预定位置,便不惧燕军南犯!

    雄县、鄚州、河间互为犄角,其西南面则是真定。单从地理上看,此势就不仅仅是守势,而是攻守兼备。

    攻则以鄚、河、雄三地兵力为先锋,真定部为主力,像两把剑一样先后插进,足以让燕军防不胜防。

    当然,那仅仅是从地理上看,而实际上还是要守。

    燕军若要南下,则必须从鄚、河、雄三地中间经过。若此三地屯兵,则等于形成一只扼住南下燕军咽喉的手。

    倘或事出意外,那只手没有扼住燕军的咽喉,则真定便是对南下燕军拦腰一棒的那根大棒。

    燕军若要想顺利南下,必须先行攻克真定,否是就随时得提防真定从侧面攻击。换句话说,只要不让燕军攻破真定,朱棣便不能顺利南下。

    这就是守真定的意义。

    而守真定,想来不会比守长兴更难。

    八月十二日酉时,耿炳文带着这种信心进驻真定城。

    不过,一则年纪大了,多日行军实在疲乏;二则杨松、徐凯、潘忠部需明日才能抵达预定位置,所以他进驻真定城以后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好好睡一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