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一章 押对了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二字,朱允炆霍地站了起来;殿下众臣心中一凛,统统住了口。

    朱允炆在神色各异的朝臣中扫来扫去,然后柔声说道:“方学士,你以为如何?”

    方学士自然是方孝孺,若论读书,天下谁又有他读的多?

    自黄子澄、齐泰被罢了职,朱允炆便将方孝孺升至侍讲学士,多让其参与要事。而方孝孺专于儒学,深谙中庸之道,谏言也很柔和,让朱允炆烦恼的心得到了稍稍的慰藉。

    再者,方教孺富学之名绝冠天下,朝中文臣多有尊崇,于是朱允炆在朝议之时便越来越倚重方孝孺的意见。

    今日朝议,方孝孺一直未说话,既不附议卓敬,也不附议徐辉祖,此时闻得朱允炆相问后缓缓出列,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臣以为魏国公言之有理,曹国公确然不是怯敌之人。但是,如今兵退济南亦是事实,仍由其领大将军便稍有不妥。”

    众臣闻方教孺所言,心思不一,虽然面色无异,却各有褒贬。

    方孝孺倒也称得奇,此番话虽然模棱两可,兼有两面讨好之嫌,但却真是他的心里话,见朱允炆面露微笑,于是再道:“以臣愚见,此番招曹国公回京师,便宜留在京师执事,讨伐庶人棣则需另拜大将军。”

    朱允炆笑道:“此言有理,那你以为何人能接替曹国公?”

    这是一个问句,但满殿朝臣都从中听出了皇上的答案,无率是卓敬还是徐辉祖,都不再提李景隆之事,只论当拜谁为大将军。

    方孝孺提名徐辉祖,后者马上提名盛庸;而盛庸名字一出,殿下朝臣倒是十有七、八附议。

    既末,朱允炆道:“既然众卿均以为盛庸文滔武略、可堪大用,联便拜他为平燕将军……曹国公去大将军职,领府军前卫指挥使职。”

    …………

    徐增寿下了朝,连官服都未脱便去了密室,唤来徐景昌,说道:“前次将寅人送与李景隆,是否收到预期效果?”

    徐景昌本任锦衣卫佥事,但他今日未当值进宫,所以并不知道朝议内容,闻言怔道:“父亲为何问起这事?哦,应该是对我们更加信任了。”

    徐增寿点点头,道:“如此便好,皇上拜盛庸为平燕将军,接替李景隆。”

    徐景昌皱眉道:“如此说来,李景隆失了圣宠?”

    徐增寿轻笑一声,道:“失了圣宠?我看是更加得宠吧。他去了大将军,同时却领府军前卫指挥使职。”

    徐景昌倒吸一口凉气,身在锦衣卫,他自然知道府军前卫指挥使意味着什么。

    皇宫禁军又称上直侍卫军,包括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卫、羽林卫、虎贲卫以及府军卫等十二卫。

    早先十二卫中是锦衣卫独大,但在洪武二十六年被裁制下来后,府军前卫便日益壮大起来。

    现今情形下,各卫的职责是警备皇城、巡戒京师各门,独府军前卫只管皇上安全,是皇上的贴身侍卫。所以无论是朝臣还是寻常百姓,都愿称其为带刀舍人。

    换句话说,皇上的人身安危便是府军前卫负责。

    李景隆现在被任以府军前卫指挥使,则等于是皇上将自己的性命交给了李景隆啊!

    徐增寿没有训斥徐景昌的失态,因为不但是他,应该是所有朝臣在听到朱允炆旨意后,都和徐景昌一样暗自吃惊。

    徐增寿将话题移回来,说道:“盛庸倒是有些本事,就是木讷了些。你那边可否有准确消息,他能否成为朱棣的对手?”

    徐景昌回过神来,又笑了笑,道:“盛庸或许有能力成为朱棣的对手,但既然有我们在,谁又能够成为朱棣的对手?”

    徐增寿哈哈大笑,道:“此战过后,黄河以北皆归燕,俨然已形成分疆而治的局面,看来我们押对了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