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军伍里面还要普及教育,这种有军事价值的教育也可以考虑安排说书人给将士们作为娱乐!寓教于乐嘛!”
“陛下所言极是!有此一招,就能避免掉很多的计略!”苏定方应道。
不说别的,光是这种‘大白话’的故事就足以让很多人规避掉不少的计略,比如连环计,比如反间计。真要到那个时候,人家脑子里就会想到曹操误杀蔡瑁、张允的故事,从而做事的时候会更加小心谨慎的求证一下属下是不是真的叛变了。
“咱们还是说你的学习吧!”孟海公笑道,“你的学习对本王,乃至是对全体将校士卒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我来问问你!我听某位老先生提过,有三十六计之说,你给我说说,所谓瞒天过海之计在《三国演义》里面有什么案例?”
“这个词你自己分析一下,就说当代,开皇九年,隋朝大举攻打陈国,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隋将贺若弼多次大张旗鼓地进行换防,以麻痹敌军,让陈军习以为常,根本就不认为这是在集结大军,而仅仅是换防而已,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等到此时,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隋朝大军袭击并占领了陈的南徐州,逮住了南徐州刺史黄恪。”
孟海公笑道,“这类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的案例应该很多吧!”
“瞒住上天,偷渡大海。陛下微言大义,末将佩服!”苏定方细细咀嚼‘瞒天过海’四个字,就感觉获益良多。
“至于书中故事,望梅止渴、孔明借箭、青梅煮酒、白衣渡江等等都能算是这个运用吧?”苏定方略一思索,就给出了不少的案例。
望梅止渴,说是有梅子,其实是为了生津,为了赶路。
草船借箭更不用说,看起来是夜袭,其实是为了羽箭。
青梅煮酒,刘备假装胸无大志瞒天过海忽悠曹操。
白衣渡江则是陆逊、吕蒙忽悠的关羽,陆逊书信谦恭,吕蒙名气不显,使得关羽错误的判断了东吴的目的。
至于更多的也不是没有,那就没必要多说了,基本上这几个经典的案例记录下来就可以作为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的案例阐述了。
没错,一方面孟海公是在考校苏定方,另一方面也是在准备编纂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这个有心人还没有出现,至少孟海公并没有看到这方面言之有物的东西,仅仅是空泛泛的“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只能算是虚数而不是实数。就像大衍五十,大道三千一样,并不是具体的内容,而是泛指。
而孟海公现在就准备做这个有心人,让这个东西提前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