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十五章 朱棣之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念头及此,第五安连夜拜见了朱棣,见其身侧只有道衍一人,便开门见山道:“燕王殿下,俘获的朝廷军卒可否放还?”

    朱棣皱眉道:“两军交战之际,放回去便等于给自己添了数万敌人,你觉得此事可行?”

    第五安道:“燕王靖难,针对的是朝廷奸人,军中将卒不过是听命行事罢了。放还俘虏,天下人便知道燕王果真不会加害普通军民,也能让燕军搏得仁义之师的美名。”

    朱棣暗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确然。不过数万之众,到底还是需要再斟酌一番。”

    道衍见朱棣不语,笑道:“大师兄所言有理,若是被放还的军卒将殿下的仁义带回去,那便如攻心一般,必然溃散南军的斗志。”

    第五安此举有些唐突,且或多或少与陌路有些关系,但却并非没有道理。在后世记忆中,缴枪不杀的军队岂不经常干这事儿?

    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俘虏,不但没有受到迫害,还毫发无损地被放了回去,自然也会掂量一番,念念对方的好处。

    只是,第五安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能确定朱棣是否答应。此时听道衍替自己说话,心中瞬时充满期盼。

    不想道衍说完之后,朱棣仍是沉思不语,这让第五安心中由期盼又转为了忐忑。

    正在这时,忽听朱棣哎呀一声,说道:“夜深天凉,莫要冻坏了那些孩儿们。”然后竟说要亲自去往俘营。

    第五安半天没回地神来,等道衍催促好几声才追上前去。

    朱棣唤人传来朱高炽、朱高煦、张玉、朱能等十数人,然后出燕府直抵俘营。首先喝斥一通如此天凉夜为甚不生火之类的,再令人将隔押俘虏的木栏拆掉,最后……当然又是一番声情并茂的激昂陈词。

    俘虏不明其以,听了个大概,似乎是燕王说他们这些孩儿都是无辜的,都是因为黄子澄、齐泰等奸人奸谋,才让他们遭受此罪等等。还有句最关键:愿意留在北平的他很欢迎,愿回京师的也要给路资干粮。

    俘虏们面面相觑,却是谁也不敢动。倒是陌路率先站了起来,直直看着朱棣说自己要回去。

    朱棣点头连声道好,话不多说,立即让人给陌路钱百文、饼十个。

    如此一来,俘虏便活动了,纷纷表达意愿,黑压压的一个人群变成了黑压压的两个人群。

    在人群中瞧着李坚,朱棣立即上前将这位附马拉住,好好叙了衷肠;李坚执意回京师,不想朱元璋的一名老部下顾成却被朱棣给感动了,当场降了朱棣。

    军卒倒底思乡情切,大多感激涕零地选择南下;却也有近万人觉得燕王爱兵如子,坚定地留在了北平。

    第五安看得眉头直跳,总觉得朱棣的作风好生人民,实在不像藩王所为。但不管像不像,这种结果让他很欣慰。

    唯一有些揪心的是,他看着那双清澈的眼睛远远看了他一眼,然后隐没于南下的俘兵群中。

    一夜无话。

    次日开始,第五安与军委同仁们着手健全城管军的建制、调配武器等正规化事宜。

    有着道衍的支持,冬裙绵甲早早送来,粮草军饷逐步到位,火器刀枪日渐丰盈;更意外朱高煦主动配来战马若干,让城管军向着全员骑兵的目标迈出了很大一步。

    整军、操练,如此一晃到了九月中旬。

    十一日入夜时,第五安和张信被传到燕府听事。

    朱高煦说明了两条紧急军情:一是辽东吴高率军三万五千人攻打永平。二是李景隆统兵五十万驻德州,其先锋已抵河间。

    众将反应大同小异,均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唯朱棣叹道:“都不是外人,相煎何太急啊?”说罢轻轻摇头,似乎显得极是无奈。

    诚然,吴高和李景隆对于朱棣来说都不是外人,前者之妹便是湘王朱柏的王妃,也就是说吴高是朱棣弟妹的亲哥;后者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外甥,其本人则是朱棣的表侄。

    此二人同时用兵,确是相煎之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